|
|
许知夏追问“那照片上的男人是谁?奶奶为什么从来没提过?”母亲指尖划过照片上的男人,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,“他叫沈砚青,是从上海来的学生,1946年到咱们镇的蚕桑学校当老师,住你奶奶家隔壁。你奶奶那时候刚二十岁,每天去合作社养蚕,沈砚青总去看她,帮她记录蚕的生长情况,还教她认字。”母亲说,沈砚青会画画,尤其擅长画瓷,他常把镇上的风景画在瓷片上,送给林阿禾,林阿禾就把瓷片藏在首饰盒里,没事就拿出来看。1948年的春天,沈砚青用自己攒的工资,在镇上的银匠铺打了这只银镯,刻上“阿禾”两个字,送给林阿禾当定情信物,还说等年底就娶她,把她接到上海去,一起开个小瓷坊。可没等到年底,沈砚青就接到家里的信,说父亲病重,要他立刻回上海,临走前他拉着林阿禾的手说“阿禾,等我,我一定回来接你,这镯子你戴着,就像我在你身边”,林阿禾把银镯戴在手上,送他到镇口的石桥,看着他的船消失在河尽头。线上 免责声名
会见本站标明您赞成:本站一切数据取材料、任何告白仅供您审慎参考,材料、告白皆去自又是一个七月,陈念带着自己的孩子回老家。孩子刚满三岁,看到展示柜里的老相机,好奇地问:“妈妈,这是什么呀?”陈念抱起孩子,指着相机说:“这是太爷爷的相机,是能留住时光的宝贝。太爷爷用它拍了很多太奶奶的照片,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,妈妈讲给你听好不好?”孩子点了点头,大眼睛里满是期待。陈念看着孩子,又看了看旁边的父亲,父亲正坐在老槐树下,手里拿着一张爷爷和奶奶的照片,笑得一脸温柔。阳光落在他们身上,像当年一样温暖。陈念知道,老相机里的旧时光,从来没有走远,它们会一直留在这个家里,留在每一个家人的心里,直到永远。收集取本站出有任何干系,请自止分辨实真,本站没有启担您的任何益得战义务
|
|